老人家最怕跌,平均每6位长者中就有1位曾经跌倒,每12位长者中有1位因跌倒就医。张家铭指出,老年人跌倒的就医比例低,有伤才就诊,但仅解决伤口问题,没有找出跌倒的原因并改善,反覆跌倒容易造成髋关节或是脊椎骨折,容易失能、甚至死亡。
张家铭说,老年人跌倒的原因包括姿势性低血压、疾病用药、家中环境以及肌力不足,有些长者因半夜尿失禁而滑倒。他强调,要找出问题对症下药,若家中长辈出现行走迟缓和起身、爬楼梯困难等症状时,应寻求医师协助,评估是否罹患肌少症,或是其他听力、视力退化。
国健署副署长魏玺伦表示,截至2025年1月,台湾65岁以上人口已超过460万人,超过总人口20%,已正式成为超高龄社会。卫福部112年死因统计,跌倒是65岁以上长者事故伤害死亡原因的第二位,平均每10万人26.4人,如何有效预防长者跌倒,是超高龄社会的关键课题。
魏玺伦指出,65岁以上老人,85%至少有一项慢性病,血糖、血压过高可能造成眩晕不适,长者用药问题也是引发跌倒的原因之一。她呼吁,除了做好慢性病管理,也要定期测量追踪血压、血糖及血脂数值变化,以预防并发症。
国健署参考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长者整合式照护(ICOPE)指引,对65岁以上的长者所进行的「认知、行动、营养、听力、视力、忧郁」六大面向的整合性评估,可及早发现长者的跌倒风险。
魏玺伦提醒,长者跌倒的风险与生理、环境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可从「防跌三步骤」着手:
1.充足营养、规律运动:平时须注意摄取足够热量与蛋白质,必要时谘询社区营养师。此外,定期运动,增强肌力的训练,提升长者日常独立活动功能。
2.慢性病管理:若三高控制不佳,数值过高可能造成眩晕不适,身体失去平衡;疾病也会造成衰弱、身体功能下降。
3.用药安全:就诊时请医师协助评估用药,避免药物交互作用,例如镇静安眠用药、降血压药、肌肉松弛剂等。
国健署呼吁「防跌三步」,及早发现跌倒风险,有效预防守护长者安全。(记者廖静清/摄影)
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