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6岁的母亲与父亲养育了我们六个子女。对我们而言,她是不平凡的母亲。虽然她并没有丰功伟业,但她的一生充满历练,令人敬佩。从小到大,我们常听她叙述自己童年的故事。母亲幼年时天资聪颖,一目十行,记忆力惊人。许多童年学过的歌曲,至今兴致来时仍能朗朗上口。
母亲少年时经历抗战,随着学校迁徙,走过许多地方,这些经历拓展了她的视野。年轻时,她几乎跑遍大江南北,婚后与父亲移居台湾,便全心投入家庭,养育我们六个孩子。在五十年代,物资匮乏,每家都节衣缩食,母亲凭藉智慧与信仰张罗一家大小的需求。直到我们成为母亲,才瞭解其中的艰难。母亲热心助人,从不吝啬帮助需要的人。「穷大方」这个词是我从她那里学到的。她也曾毫不顾忌习俗,将刚出殡的新寡妇接回家安慰照顾,为我们树立了爱邻舍的好榜样。尽管生活节俭,母亲始终把教育摆在首位。不仅悉心教养子女,也怀抱创业梦想。她曾在「客厅即工厂」的号召下,开启家庭代工事业。后来,她还带领妇女会的纺织厂工人,为国家赚取外汇,帮助家庭们度过难关。
,
在七十年代,出国并不容易,两岸仍无法往来,但母亲却凭藉开阔的国际视野,在无外援的情况下勇敢踏出国门,成为家中第一个走向海外的人。她喜欢阅读,常以圣经真理分析当今大事,并时常用圣经金句提醒我们,例如:「人的尽头是神的开始」。她也时常藉圣经《启示录》来解读当今世局。母亲胆识过人,对世界局势与国际时事十分关心,每日仔细阅读纸版《世界日报》成为她的必修课。她是《世界日报》长达40年的忠实读者,每天清晨早餐可以不吃,但报纸不可不读。1985年,她在《世界日报》看到一则社区新闻:阿罕布拉学区正在征求双语学校社区联络员。当时她鼓励待业中的我去应征,由此展开了我在学区35年的服务生涯。在此还要感谢《世界日报》,相信许多读者因着世界日报的各种新闻报导而蒙福!
,
母亲是一位终身学习者,热爱学习。她曾在成人学校学习英文,研习池坊流派的插花艺术,学习过太极剑、编织毛衣、制作年糕与萝卜糕,甚至酿造酒酿等等。母亲一生勤劳,虽然年事已高,但若天气许可,清晨总是与孩子们一同到植物园散步锻炼。她即便走路辛苦仍坚持不懈,常说:「不好吃的饭要大口吃,困难的路要大步走」。边走边默诵圣经经文,坚守信仰与学习。她是智慧的妇人,以微薄的收入,悉心照顾八口之家,健康抚养六个孩子完成教育,并努力奉献社会。她倚靠神的保守与帮助,带领全家平安度过几十年。近几年来,母亲居家时间较多,开始拼图画作,如今已完成上百幅千片以上的作品。有时也闲不下来,常做些面食,分享给各家享用。母亲对孙辈也疼爱有加,家中总备有零食、冰淇淋及玩具,每个孙辈与她的感情都十分融洽。
,
母亲一生离不开教会生活,她常提醒我们凡到一个新地方,第一件事就是找到可以敬拜的教会。她最喜欢查经祷告聚会。信仰的传承是她的第一优先,如今每个孩子都有所属的教会。感谢神赐给我们一位好母亲!也祝天下的母亲不仅母亲节快乐,更是每日喜乐!
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