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 2025年4月9日 • 9:58 上午 美西時間
特朗普再推強硬貿易政策,4月2日宣布對60多國商品加徵新關稅,包括10%普遍稅和額外的「對等關稅」。從iPhone、汽車、衣服到咖啡、紅酒通通受影響。雖然他說這是「讓美國再度偉大」,但經濟學家提醒:漲價的,最終是你我日常生活裡的東西。
2025年4月2日,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宣布重啟大規模關稅措施,提出兩項核心政策:一是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10%的普遍關稅,二是針對60多個貿易夥伴實施不同幅度的「對等關稅」。政策聲稱目的是削減貿易赤字,實現美國製造業的「再振興」,但學界與市場均擔憂其實際後果將是價格上漲與全球貿易摩擦升級。
什麼是「對等關稅」?
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是指根據他國對美出口稅率,對其進口商品實施對應甚至更高的稅率。此次政策中,不同國家將面臨額外10%至46%不等的關稅,例如:
- 中國:34%
- 越南:46%
- 印度:26%
- 歐盟:20%(葡萄酒、汽車)
- 瑞士:31%(手錶)
受影響的商品類別廣泛
本輪關稅波及的商品種類包括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進口消費品與耐用品:
1. 電子產品(如iPhone與電視)
- 來自中國、台灣、韓國的電子產品將面臨新增關稅。
- 中國製產品將被徵收34%的對等關稅,印度製品則加徵26%。
- 幾乎所有iPhone仍在中國生產,雖部分已轉至印度,但兩地都受新關稅波及。
2. 汽車
- 除原有25%的汽車關稅外,進口車還將再加10%的普遍關稅。
- 即便是美國製造的汽車,只要使用進口零件,其最終售價也將受到影響。
- 根據安德森經濟研究集團估算,美國車款售價可能上漲2,500至5,000美元,進口車最高漲幅可達20,000美元。
3. 服裝與鞋類
- 大多數在美銷售的服飾與鞋子來自中國、越南與孟加拉。
- 這三國的對等關稅分別為中國34%、越南46%、孟加拉37%。
4. 酒類
- 歐盟進口的葡萄酒將加徵20%關稅,英國威士忌則為10%。
- 酒類進口商表示,20%的關稅在供應鏈中層層轉嫁,最終導致零售價格上漲40%以上。
5. 家具
- 美國市售家具約有30%至40%為進口製造,主要來自中國與越南,也將受到新關稅影響。
6. 咖啡與巧克力
- 美國約80%的咖啡豆來自拉美,如巴西與哥倫比亞,將加徵10%關稅。
- 可可豆主要來自象牙海岸(徵收21%)與厄瓜多(徵收10%)。
7. 瑞士手錶
- 瑞士出口至美國的手錶將加徵31%關稅,涵蓋從平價Swatch到高端勞力士等品牌。
關稅真的讓「別國買單」嗎?
特朗普聲稱「關稅是別人付的」,但實際上關稅是由美國本地進口商負擔。例如亞馬遜、沃爾瑪等零售商,往往將成本轉嫁到終端價格,最終由消費者買單。因此,這些稅收實際相當於「隱形消費稅」。
經濟學界怎麼看?
根據凱托學會專家分析,這類關稅將導致三個結果:
- 家庭開支增加:通膨上升,生活成本擴大
- 製造業投資受限: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
- 全球貿易報復升級:美國出口產品恐遭反制,降低出口競爭力
更令人關注的是,這一輪關稅結構,已接近1930年《斯穆特-霍利關稅法》時期的水準。該法被視為導致全球大蕭條的關鍵因素之一。
是否有例外?
特朗普政府表示,半導體、藥品與部分關鍵礦產將暫時豁免,但未來仍可能納入徵稅範圍。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