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生活習慣大不同,有在美定居的華人發現「一眼就能分出是老美或華人的家」,他透過觀察與比較細緻解析美國主流白人家庭與華人家庭在住宅外觀與生活習慣上的差異,反映出文化背景在居家風格上的體現,引發不少當地華人共鳴。
一名網友在小紅書探討「為什麼在美國一眼就能分辨出是老美還是華人的家」,影片指出,美國本地居民的家通常草坪修剪整齊,搭配灌木或花卉,並會依照節日裝飾門廊與庭院,例如萬聖節的南瓜燈、聖誕節的燈飾與充氣玩偶等。此外,他們的門口常見美式風格裝飾如搖椅、國旗、鳥屋等,而「Home Sweet Home」這類裝飾牌與迎賓地墊也是常見擺設。
相較之下,華人家庭的庭院則更傾向實用性,經常種植蔬菜或果樹,裝飾風格簡約,並融合中國傳統元素如中式擺飾。門口也多見鞋架或鞋櫃,體現華人進屋前脫鞋的生活習慣,與老美門口整潔、無鞋堆的設計形成對比。
在室內部分,老美家庭多偏好開放式廚房設計,客廳常配有壁爐與家庭照片,傢俱風格偏現代或鄉村風。而華人家庭的廚房則著重實用性與油煙處理,標配中式抽油煙機,並融入中式茶具或家具等傳統元素。
窗簾設計上,老美傾向於百葉窗與自然採光,華人則偏好遮光窗簾與窗紗,以維護隱私。至於車庫與後院,老美家庭可能改造成工作間或遊樂空間,華人家庭則多用於停車與儲物,後院也偏向種植蔬果,注重實用性。
影片最後指出,這些差異並非絕對,隨著文化融合愈趨深入,不少華人家庭也開始接納美式節日與裝飾風格,而部分美國家庭亦對東方元素情有獨鍾。居家風格的選擇,不只是文化表現,更反映每個人對於「舒適生活」的不同定義。
影片吸引大量留言互動,有人留言「有一個辦法很好認,車道上車頭朝外倒進去的很有可能是中國人,當然反過來就不一定了。主要感覺美國人回家都不喜歡倒進車道」、「簡單說就是井井有條和所謂煙火氣的區別」、「花錢方式不一樣」、「華人愛種菜,老美愛種花」。
後參與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