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总统的关税政策不到半个月变化多端,目前最新进度是,美国暂缓多国对等关税90天,大多数国家适用于10%基准关税,唯独对中国商品课征145%关税;另外针对电脑、智慧型手机及晶片等也另外新增豁免对等关税。矽谷湾区的台湾食品进口中盘商私下表示,许多下游零售商因为中国进口成本增加,反向台湾贸易商下订单囤货,上周反而增加不少生意,还遇到零售商指定特定商品,想以台湾商品取代市场需求。
台湾食品进口商指出,川普政府4月2日宣布全球180多个国家课征至少10%税率,最多高达50%,且台湾当时被定调加征32%时,自己和多家下游厂商也急着开会讨论应变措施,发现怎么算都无法再压低成本,势必得涨价,但涨价又会影响到市场行情,感到贸易市场全被打乱了,相当万念俱灰。
他说,还记得那周许多下游厂商紧急发通知,要求贸易商、供应商重新提供报价,他以32%计算后,发现至少得将报价提高二成才不赔钱,于是他重新计算报价,发现若加征关税若维持在10%内,原本未涨价的报价还能应付得过去,只是自己利润少一些而已,仍能维持市场行情。于是他在报价单中特别提到:「若加征关税最后定调为10%,可维持原始报价。」
没想到就是这句话促成了后续下游厂商的大量进货举动。台湾食品进口商指出,川普总统4月9日突然宣布「各国对等关税90天内暂时一律课征10%」,居然应验了他当初在报价单上写的关税10%额度。
他说,当天政府一宣布,好几家下游厂商突然要求进大量订单,比往年同期还要多,并希望「加急进口」,主要原因就是要赶在90天内顺利进口到美国,以防任何变数;且有些厂商还说,中国目前被课征145%的关税,虽然台湾商品原始成本比较高,但算了关税以后价格反而比中国商品划算,且台湾商品品质好,消费者回购比率高,若关税战不停,不排除直接用台湾商品取代需求。对这家台湾贸易商来说,反而有种因祸得福的感觉。
另一家台湾贸易商指出,自从4月初开始关税战就每周都有不同的变化,她认为这是全球秩序重新分配制定的开始,这一、两年内势必会有新秩序出现,身为一般中小企业的确面临较大的挑战。她自己也重新调整了进货的数量与商品选择,尽量选比较具有独特性且不可取代性的商品,以免在关税一日三变的情况下,货品还没到港就滞销或被课重税,得不偿失。
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