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特朗普总统在全球关税战的一个广阔前线上撤退时,他却升级了与那个可能在贸易对决中击败美国的国家之间的较量。
特朗普于周三突然宣布对上周大张旗鼓推行的所有“互惠”关税暂停90天,但却排除了中国,将其关税从104%提高到125%,在这场你来我往的斗争中,世界两大超级大国陷入了激烈对峙。
总统决定暂停互惠关税,此前股市连续数日下跌,并且连串警告指出,他可能会把美国经济推向一场灾难性的衰退。
而他转而对中国加倍施压,或许是出于扭转先前政策以挽回面子的考量,但这将加剧人们对于全球两大经济体之间贸易可能陷入停滞、双方都遭受严重损害且负面影响遍及全球的担忧。
白宫试图将这次令人尴尬的撤退包装成一场大胜,解释道暂停互惠关税的原因是因为众多国家急于与华盛顿达成交易。而中国则受到惩罚,因为它以自己的关税回应了特朗普的贸易战。
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形容这种单独针对北京的做法是针对“坏行为者”的举措,并表示这是“由于他们坚持升级挑衅”。
几乎所有华盛顿人士都认为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并不平衡,且需要美国采取坚定立场以回应北京被认为的各种违规行为。但特朗普这种随意的领导方式似乎不太可能达到预期效果,因为他的一举一动都会遭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强烈回应——习近平在这场对抗中投入的信誉与特朗普不相上下。
这场对抗是美国多年试图解决其认为中国贸易滥用问题的延续,同时也是超过十年来关系恶化的顶点,其原因在于一个从太平洋竞争者演变为充满侵略性与民族主义色彩、现今已成敌对超级大国的国家,似乎迫不及待地想要挑战美国的实力。
这也成为21世纪外交关系中的一个黑暗里程碑,并标志着美国长期试图防止两大巨头之间的紧张局势演变成全面贸易战——甚至可能引发更严重后果——的努力陷入瓦解。周三,中国以对美国商品进口征收84%的报复性关税作为回应。全球决策者与投资者将密切关注中国对特朗普最新挑衅的回应,预计该回应将于北京时间周四早上揭晓。
美国管理中国崛起的努力已超过50年——自从尼克松总统先锋般访问毛泽东主席,以“开放”这个孤立贫困的国家,并试图在其领导人与苏联的共产同僚间制造裂痕开始。距离另一个里程碑也已近四分之一世纪:美国将中国纳入世界贸易组织,寄望促进民主变革,并把中国锁定在以规则为基础、以西方为导向的经济体系中。
这些善意努力的最终失败,在特朗普的第二任期中昭然若揭。这位总统乘着一股民粹浪潮上台,这波浪潮部分是对全球化反扑的产物——全球化不仅将美国工业就业转移至中国,也在其背后留下了一片萧条。
Chinese communist leader Chairman Mao Zedong welcomes US President Richard Nixon at his house in Beijing in 1972. AFP/Getty Images
特朗普声称,有众多国家急于缔结贸易协议以抵消美国高额关税带来的痛苦,但中国并未加入这个行列。北京驳回了特朗普警告不要对先前第一轮关税基础上额外征收34%关税的要求,并警告称它已准备好“战斗到底”。身陷与习近平总书记迅速升级的对抗,特朗普不得不维护自己的信誉,周三落实了对来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商品征收庞大进口税的威胁。
“像中国这样选择报复、并试图加大对美国工人不公对待力度的国家,正在犯错,”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利维特周二表示。“特朗普总统意志坚强,他不会屈服,美国在他的领导下也不会屈服。”
特朗普在与习近平对峙中投入了大量个人与政治资本,使这成为一周内最严重的转折,自从他在白宫玫瑰园宣布“解放日”关税以来,事态从未如此动荡。
中国处处显露出它认为能在与特朗普的对抗中撑过去的信心,这是多年来准备的结果。而目前尚不清楚,特朗普及其高层是否已完全预见到中国的韧性程度,或理解中国可能给美国消费者带来的痛苦。
如果特朗普认为他每日赞扬的与习近平之“良好关系”会促使中国迅速低头,那他就错了。与北京达成类似于特朗普第一任期内的贸易协议的前景,如今看来遥不可及——那项协议在疫情期间大部分已经瓦解。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25年3月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特朗普声称美国被贸易夥伴“强奸”和“掠夺”过,这种说法显然夸大其词,但他对北京行为的不满却获得了多位美国总统的共鸣。进口倾销、美国企业市场准入、知识产权盗窃、货币操纵及工业间谍活动常常激化双方矛盾。过去的白宫曾采取针对性执法与其他惩罚措施,试图改变中国行为。多年来的不睦进一步巩固了华盛顿跨党派的一致观点:北京是对美国军事与经济实力的首要威胁。
然而,特朗普的激进手法前所未见。他认为自己拥有一次独特,甚至可能是最后的机会,来改变与这个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形容为全球最大贸易国家的关系。“我们只有一次机会,”他周一在椭圆形办公室对记者说。
但他的作法既冲动又无差别,缺乏明确策略,同时也极少顾及中国的尊严与实力——这是其政府对其他国家态度中的一贯主题。
特朗普总统于4月2日周三在白宫玫瑰园宣布新关税。
相关报导指出:国会赋予总统关税权力,但这一权力总是可以被收回。
例如,副总统JD·范斯上周在批评过去的美国贸易政策时,嘲讽中国道:“我们向中国农民借钱,购买那些中国农民制造的东西。”他进一步表示,“这既不是实现经济繁荣的秘诀,也不是实现低价格或创造美国良好就业机会的秘诀,”范斯在接受《福克斯与朋友》节目时如此说道。
副总统的轻蔑言论却忽略了中国经济的转型。如今中国在人工智能、电动车、能源生产及其他多个领域均居全球领先地位。北京于周二谴责范斯的言论,称其“令人震惊”、“令人惋惜”、“无知”且“不尊重”。
有着高度政治、全球及经济利益的考量,使得习近平无法退让。这位无情的中国领袖自诩为中国文明正当重返权力与荣耀的历史催化剂,因此,向一位语气强硬的美国总统低头是难以想像的。向美国示弱也将损害中国自身实力,尤其在亚洲内部更易被视为失面子。
同时,中国的言辞充斥着美国试图摧毁其经济与政治制度的假设。中国驻美大使馆发言人刘鹏宇周二谴责美国关税,称其为“滥用”及对中国“合法权益”的侵犯。
在北京和华盛顿,骄傲情绪都在激化对抗。中国官方媒体坚信,美国正逐渐走向衰落的帝国;特朗普的第二任期及其引发的政治混乱,反而被视为弱点的表现,而非力量的展示。
特朗普的戏剧性举动以及对美国盟友(包括东南亚国家)的攻击,亦为中国提供了论据,证明美国并非一个可靠的合作夥伴,而中国结合政治控制的资本主义模式则显得更为优越。
中国在面对与美国可能持久的贸易战前所展现出的自信,也源于习近平对中国经济方向的重新定位与现代化改革。
“我认为,假如你现在是习近平,你会想:‘在我关注的指标上——技术韧性与自给自足方面,我们表现还不错,这些关税短期内或许不会对我们造成影响’,”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兼任研究员莉莉·麦克艾尔维说。她同时指出,习近平可能认为,除了中国的核心优势外,中国还拥有能够对美国造成高昂代价的“报复性工具”。
作为一位真正的专制领袖,习近平不同于特朗普,他不必担心贸易战对即将到来的选举(例如明年的国会中期选举)所产生的影响。尽管公众舆论在中国依然重要,习近平或许认为他能够对中国人民施加的痛苦,远超特朗普对美国人民的影响。
如果美国通胀飙升并引发经济衰退,最终可能是美国向北京求和,并接受对中国有利的条件。
2025年4月8日,卡车抵达中国东部江苏省南京的集装箱码头。(FeatureChina/AP)
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数据,中国一直是美国最大的外国商品供应国,近年来其供应占美国总进口额的比例高达16%。中国主导了智慧型手机、电脑和玩具市场——当新关税生效后,这些商品可能因暴涨的价格而让众多美国消费者望而却步。结合拜登政府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关税基础上扩大的对华关税,中国如今面临的实际平均关税率已接近150%。
此外,北京还可能对美国施加其他制裁措施,例如暂停向美国科技产业至关重要的稀土矿物出口许可——这也是特朗普一直执着于在乌克兰、格陵兰等地寻找替代供应来源的原因之一。
在疫情期间供应链紧张对美国造成严重通胀影响之后,中国领导人可能会选择对流向美国的货物流再设新的人为限制。美国的法律与企业或将被限制在中国市场运作,而北京也可能通过限制大豆与高粱进口,震撼美国的农业重镇。这些措施将同时伤及中国与美国,但也将展示习近平强大的报复能力。
小企业同样处于脆弱状态。尽管苹果等巨头可以转移至其他生产基地(例如印度),但依赖中国商品与零部件的美国企业则将面临更大风险。
前拜登总统经济发展及产业战略特别助理亚历克斯·贾奎兹表示:“如果你是一家小企业,特别是在进口或供应链环节,那么痛苦在所难免。”他补充说,此举将对GDP形成拖累,进而冲击就业市场,并推高通胀压力。
“其中一个令人担忧的地方在于,这一战略缺乏理性思考和明确方向。”
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