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费争议越来越多。南加一名华人女顾客最近在中餐馆消费时,被服务生追至门口强行讨要更多小费,此举给当事人带来很大的心理伤害;甚至有顾客被中餐馆服务生追讨小费至停车场,不给就翻脸。消费者质疑,小费究竟该给多少,是按照税前还是税后计算百分比?
洛杉矶县圣盖博谷居民Angela黄,日前向本报分享她姐姐的亲身经历。事发当天,黄姐姐在一家中餐馆消费26元多美金(包括消费税在内),她支付2元多小费,共计29元左右。就在黄姐姐离店的时候,前台服务员拦住她,大声质问为何仅付2元小费。
根据Angela的陈述,黄姐姐当时向店员解释,自己支付的小费并不少,因为按照税前金额的百分比计算;但对方态度强势,称按照该店规定,小费应按税后金额的百分比计算。服务生反覆强调黄姐姐只付了2元,「讲了好多遍,当时正是午餐时分人很多,感觉她吃霸王餐一样。」Angela指出,姐姐很尴尬,也不愿再纠缠,最后含着眼泪拿出钱包,又给了对方2元,前后共支付4元小费。
对于服务生强行追讨小费的行为,Angela非常愤怒,她表示姐姐遭遇此事后心理伤害很严重, 「她有创伤后遗症,最近每天做噩梦,醒来后就发现手上有一条条抓痕,是自己在睡梦中抓的。」Angela认为黄姐姐受了很大的委屈,「小费就是客人愿付多少就付多少,服务生怎么可以强迫客人支付?」
类似事件并非个案。根据Angela的叙述,她曾目睹华人一家被店员追讨小费至停车场。事件发生在圣盖博谷的另一家中餐馆,当时一家五口人就坐在Angela旁边,「他们应该是从中国大陆来的,一家老少五口。」华人一家结帐出门后,服务员追出去大声叫喊「小费不够」,一路追到停车场。「我们在旁边看着非常生气,我先生当时就说,如果服务生用这种态度对待他,自己绝不会罢休。」
在美国生活几十年的老移民Angela表示,小费问题目前已经失控,「老外餐厅相对较好,服务生热情招呼,给顾客准备纸巾,上菜后也会经常询问是否需要其他,这才叫服务。」但她质疑一些中餐馆的服务,「除了点菜、上菜外,几乎没有其他服务,现在讨小费变得就像抢钱一样。」
与Angela想法相似,不少消费者认为,新冠疫情似乎是个分水岭,此前人们尊重小费文化,以支付小费方式肯定服务人员的付出。但疫情后,通货膨胀导致普通人钱袋缩水,大部分餐厅的小费建议最低标准飙涨至18%,甚至一些餐厅强行将小费计算在帐单上,引来诸多不满。一位匿名的华人消费者指出,「美国小费文化已经扭曲,不再是服务好,顾客心甘情愿多给;如今变成不给小费,对方就会翻脸。」
华人被餐厅服务生追到门口、停车场讨小费。此为示意图。(Unsplash.com)
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